3、港口方面,环渤海港口库存维持高位震荡,市场整体情绪偏弱,终端日耗快速提升,但由于长协煤保供发力,电厂对市场煤采购需求未有明显增加,市场观望情绪浓厚。环渤海港口库存2268.1万吨,日环比增加3.7万吨,调出量140.5(+15.6)万吨,调入量145.3(+25.8)万吨。(资讯来源:隆众)
【双焦】
1、煤矿方面,因下游焦钢企业需求略有增多,且中间投机贸易商开始进场,带动市场情绪好转,煤矿出货情况良好。线上竞拍资源成交尚可,煤矿报价多以稳为主。进口煤方面,贸易商报价有所上调,蒙5原煤主流报价1500元/吨左右,蒙5精煤主流报价1850元/吨左右。
2、焦钢方面,焦企出货较前期有所好转,库存呈下降趋势,7日山西长治部分焦企上调焦炭价格,湿熄焦上调200元/吨,干熄焦上调240元/吨,情绪明显好转。随着下游钢厂利润有所恢复,少数钢厂开始陆续复产,铁水产量有企稳回升迹象,钢企焦炭库存处于低位水平,对焦炭需求向好。(资讯来源:隆众)
【铁矿石、螺纹钢】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昨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330号建议进行答复时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国家发改委会同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持续巩固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成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销售“地条钢”行为;对使用中(工)频炉生产,但不属于“地条钢”产能或其他落后生产工艺的,支持企业依法依规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资料来源:wind)
【铜】
1、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未锻造的铜和铜制品的进口量为463,693.8吨,较6月份的537,698吨下降了13.8%,但是较去年同期的424,280.3吨减少9.28%。2022年1至7月,中国未锻造的铜和铜制品进口量为341万吨,同比增长5.8%。(资料来源:wind)
2、智利央行周一公布,7月份该国铜出口收入总计34.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数据并显示,智利7月录得贸易顺差7,600万美元。(资料来源:wind)
3、3、智通财经APP获悉,澳大利亚铜金矿商Oz Minerals周一拒绝了必和必拓(BHP.US)提出的84亿澳元(约合58亿美元)收购要约,理由是该公司的估值被严重低估。(资料来源:wind)
【铝】
国内铝箔产品的定价通常采用“铝价+加工费”的模式。其中,加工费一般由买卖双方定期商讨决定,是铝箔生产厂商盈利的核心因素。加工费的涨跌趋势,能直观反映行业景气度和市场供需情况。据业内人士介绍,去年下半年至今,电池铝箔的加工费水平已累计上涨2000元/吨至4000元/吨。去年电池铝箔平均加工费约15000元/吨。去年下半年,电池铝箔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四季度多家龙头企业的平均加工费水平上调至16000元/吨以上。今年一季度,市场供需趋向于紧平衡,部分企业的加工费上浮到17000元/吨。据上海有色网统计,截至7月末,15微米的锂电池铝箔加工费为18000元/吨,而12微米的加工费则达到20000元/吨。上海有色网铝箔高级分析师曲健汇表示,未来电池铝箔加工费仍有上涨空间。当前人工、动力等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短期电池铝箔成品率难以大幅上升,废品成本仍占据大头。此外,下游需求强劲是加工费上涨的最大动力。(资料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本综述只代表分管各品种的研究员的个人意见,不做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期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